第(2/3)页 “你们看看吧,这是监察御史、锦衣卫京察之后的书面报道,自汉之后,就出现了世家大族,晋朝之时,世家大族逐渐壮大,直到前朝,已经积累了几百年的底蕴,他们拥有着大量的土地田产,到现在还在想法设法地搞土地兼并。” “他们有着很多良田,成为了地方上的粮商,然后,又传个美名,叫做什么耕读传家,如此一来,就能参加科举取士,家族之中,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也就有了更多的官员,从此在地方上直接一手遮天,他们垄断了土地,控制了人口,掌握了舆论导向,甚至控制了下层科举考试的考题。” “相信你们也是深有感受吧,朝野上下的官员,有多少人是出身于名门世家,又有多少人出身于乡绅,他们已经形成了一股盘根错杂的力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斩断。” “孤已经打算下诏令,禁止土地兼并,同时,也要想办法,抑制这种事情的发生。” 政事堂。 如今这里差不多变成了六部尚书、九寺卿正、秘书部、监察御史、锦衣卫等重要官员们的小课堂了。 这些都是萧奕信得过,并且也是有意要培养的官员。 其中,也有一些,是出身于世家大族的。 不过嘛。 萧奕也没有因此而避嫌,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相信这些大臣,会一直跟在他的后面。 若是跟不上,那就自然让贤。 “之所以会出现土地兼并的情况,说白了,还是因为土地带来的利益很大。” “土地每一年能产出粮食,而粮食能卖一个好价钱。” “他们也不用亲自耕种,直接把土地交给农户,每一年都能够坐享其成。” “若想要阻止土地兼并,出现像是张家这样的大家族,一个家族所拥有的土地,加起来,已经快要占据大半个山南道了。” “那就只能加大力度发展海商。” “海外贸易利益非常大,光靠朝廷来主持和运作,多少有一些人手不足,也有一些力不从心。” “关键是,既然利益很大,那就不能只是掌握在朝廷手中,还是要放开,不管是你们也好,还是其他人,只要是手中有货物,又或者是船只,甚至是人力的,都可以参与进来。” 萧奕这是效仿前世伟人的做法。 治国理政,不能为了维护皇帝一个人的手中的权力,为了九五之尊,为了萧家的天下,就要闭关锁国,又或者是搞封建。 他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人来构建大乾的发展蓝图,那自然是知道,封建的下场是什么。 正所谓,皇帝轮流转,今年到我家。 皇帝的这个位置带来的权力的野心,终究是一个最大的隐患。 这也是为何,萧奕要开民智,建立邸报,还要建立公办学校,慢慢地开展扫盲了。 不仅如此,以后,可能还会想着,把皇帝这个宝座,变成一个大乾的吉祥物。 如此一来,应该会传的更久一些。 而不管如何起纷争,如何乱,天下依然是大乾,依然是汉家天下。 政事堂的小课堂继续。 “大力发展海商,也就要造船,要水手,要组建海军以护航,需要很多的钱。” “而这个钱,孤打算带个头,拿出一笔钱,算作入股,之后,也会让宗室亲王们拿出钱来,至于你们,那就看你们自身还有多少钱了。” “别谈什么官不能与民争利,更不要提什么,孤乃是大乾监国太子,怎么能够从商。” “这不叫从商。” “孤也不会以自己的名义参与其中,只是把钱交给秦家,以皇商的名义来吧。” “你们也可以让自家之人出来一个,成立商号,记载在册,然后以商号的名义参股。” “以后得海商将会越来越壮大,也就有更大的利益可以获得。” “孤并不是让自己,让你们赚钱,发家致富,而是说,不能只是让你们拿着一点儿俸禄当官。” “当官不为发财,发财不能当官。” “参股是参股。” “也请你们谨记,同时,也要告知其他的官员,不能越过了红线。” 萧奕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要进行一次资本积累。 因为以现在国库的财政来发展海商,实在是太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