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书院不接受朝廷调拨经费,靠的长乐坡周遭千亩良田供给学院教授助教博士之类常驻值司的生活,学生生活经费靠学生自筹,学生亦无毕业之说,却是随到随学,自觉学成即可离校,亦无徽章证书之说,甚至连学生名册亦无。 当今学院院长丁力丁长河更是长期不知所踪。 院中现在大多时间是由术士学院院长大术师乔智主持,学院司业倒是由朝中派遣,但循例由礼部尚书兼任,无衙无署无值司,倒是每院有十来位教授,均是书院精心挑选的饱学鸿儒经世大才。 挑选教授倒有循例,四大学院的山长和司业均有推荐权,超过五人同意即可称为教授,报由先贤祠备案即可,先贤祠有十数人,亦由诸院教授或助教自荐担任,值司无非就是维持书院大致日常秩序,记录一下职田收入,分配亦是先分配给各院,让各院自行下发。 各院的值司倒齐备,院长亦称山长,还有司业、学政、教授、助教、博士等各类值司,教授有权收受学生,但每年有过半授课时间不能限制旁听生听课。 教授收受学生各有不同,有的考校一番即可,有的有严格标准,有的像华清秋这样的随性而为,有人听就讲课,无人听就歇息,也不提学生老师之事,汝承认其为师华清秋亦不反对,但对学生并无要求,亦无所求。 导致书院的教授有的学生遍天下,有的清冷到门可罗雀。 而书院的教授只要不是十恶不赦一般不会解职。 华清秋亦是大术师级别,按书院的循例到此级别可另开别院,可自行招募教授,承认是书院分支也好,独立门户亦可,懒得操持琐事一如从前也无所谓,书院均无定例。 总之,书院的教学模式很是奇特,定职的山长教授助教不过百多人,学生无可统计,离开的学生亦是良莠不齐。 华师华君放师从丁力丁长河,亦是做过书院教授,后进阶神术师,武唐时期的女帝武曌本想把书院纳入朝中国子监体系,但华师据理力争,并挡住了魔师呼兰贝尔的挑衅,女帝才不了了之。华师还撰写了术士学院的基本教程,还梳理了术士修行的五行体系,屡次为国为书院立下奇功,所以在前岁由乔智提议,四大学院的各职人员一致同意为其塑像。 华清秋进阶大术师后,在独孤心慈的撺掇下决定另开书院,但名下仍归属书院术士学院,乔智大术师自是应允,召集几大书院的山长司业一议,此事就成了。 别院可自行命名自行招募教授,只是教授无需到书院备案,书院亦不发放俸禄等,甚至教学地点教学内容亦是不予理会。 书院的别院很多,比如睢阳书院即由晋时商丘人杨悫所立,本朝洛阳人李渤创立的白鹿洞书院,书院亦是不闻不问。 很奇葩很强大的规矩,独孤心慈咂嘴,看向仲孙家的众人,现在这个被其称为华师大学堂的书院别院百废待兴,当然好歹有了一块地,有了一个山长。 “师弟,某现在正整理华师笔记,这个办学事宜汝一力为之即可”华师首徒华清秋好不愧疚的说道,直如品尝了一块熏肉一般。 “华师笔记还需师兄用心,这些俗事就由某代劳吧”独孤心慈心塞,但亦无可奈何,这个大师兄就是这个性子,汝不看华师的学生那个华安还不是华师承认的弟子,现在打着华师旗号在京都混的风生水起,居然还是术士协会的五大理事之一,哦,已被韦一笑给撤了。 “某等对加入书院自然欣喜,只是这能力微薄,不知对远东侯有无裨益?”仲孙柳也无奈,这个邀请太突然,就像一个农夫正在耕种,突然有人来说,国子监缺人,汝速来。 “是加入华师大学堂,与书院无干,某亦不是书院的人,乃华师大学堂的...恩,师兄是山长,某就是司业吧,老金,汝就是学政,老丈若来,教授教谕随意”独孤心慈也不管金无影是否愿意加入即给其授了值司。 华清秋点头只是品尝鸭羹,金无影想反对,但在独孤心慈的坚持目光下投降,嘀咕两句也自去品尝卤鸭了。 “某等山野村夫,哪能做什么教授教谕?”仲孙柳很是无奈,颇有被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随便,那就博士吧”独孤心慈无所谓“华师大学堂现在就有三个值司了,老金的两个学生也是博士,师兄不是要来两个学生吧,也做博士,某有个弟子,还有一个术师叫金无病的这几日即会过来,到时候亦为博士” 第(2/3)页